English

出版人话苑

1998-10-2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嘉宾小传

彭松建,现任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,50多岁,满头银发。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,此后一直没离开读书、教书、写书、编书。在带领全社同仁每年为社会奉献大批好书的同时,还为北大经济系讲授“西方人口经济学”、为信息管理系讲授“出版经济学”。著作有《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》、《人才与经济发展》等;译著有《近百年美国经济史》。熟识彭社长的人都说,他是一位学者型出版家,充满学究风度、儒商风范。

我的出版观

记者:彭社长,您是一位深谙出版之道的经济学者,也是较早提出“出版应作为一种文化产业”的出版人,请您从两种专业出发来谈一谈出版的属性。

彭松建:出版是一种文化产业,出版社是文化经营性单位。出版——这一“文化加工厂”的过程正应了一个经济学概念:把一个知识流量变成了知识存量。我们作的是文化产品,以供大家精神消费。我们从作者那里采购稿件、从纸厂那里采购纸张,这一劳动过程兼具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,出版物即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交叉部分。出版工作的难点也就在这个“交叉”上,因为它既要追求市场,又必须服从于人们精神消费的高品位需求,兼具文化积累、传播与教育的三重职能。像北大出版社,每年销售1000万册图书,在考虑市场的同时,必须牢记这三种职能,最终达到教育几代人的目的。

出版社要追求“立得住”

记者:北大出版社给人的印象比较平稳,没有什么大起大落。前两年,市场火爆,是这个样子,今年市场相对萧条,还是这个样子。

彭松建:我们追求的是长远效益,不是急功近利。北大出版社的立足点是“立得住”,让我们的书在读者中有市场,而且能流传下去。我们的“院士文库”、“北大名人名著文存”、“全宋诗”、“文化大观”等,就是冲着传世的目标出版的。像冯友兰的《中国哲学简史》,已重印数十版,现在学生上课仍以此作为基本大纲,这就是传世之作。传世之作不一定很厚,它不是以文字量和卷数决定其成为传世之作的。所以我觉得,目前的出版界最应克服的就是“浮躁”情绪和“一窝蜂”现象。北大社80年代出过《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》(厉以宁著),90年代出过《何阳的点子》,而对后来这两种题材的泛滥我们只有苦笑的份儿。出版这个行业,强调的应是原创性。

记者:北大出版社这几年出版了许多信息产业的书,像1995年出版的《未来之路》,它不但对1996年网络在中国的普及起了极好的推动作用,而且40万册的销量也给北大社带来了可观的收益。请问,最近有没有此类新作问世?

彭松建:突出原创性的同时,我想我们还比较注重前瞻性。从1993年开始,我们就密切注视信息产业,先后出版了《何阳的点子》、《恩波智业》、《未来之路》、《联想为什么》、《微软的秘密》、《蓝色巨人——IBM在中国》,这些书为企业成功经验的介绍和交流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最近我们又从美国时代华纳出版公司买进了比尔·盖茨第二本书的版权。这本书华纳公司采取的是在中国招标的办法,最后选中北大社是因为看中我们的质量。

抢市场不是出路

记者:请您以出版经济学家的身份,预测一下’99文化市场。

彭松建:某些浮躁造成的泡沫出版在1998年显了原形,如果说1996年的出版等级是A的话,那么1997年是B,1998年是C。对于1999年,我持比较乐观的态度,明年我们面临很好的机遇。首先是建国50周年这个大环境;其次,今年的宏观调控积累了很多经验,大规模的投资将在明、后年渐进正轨,逐步发挥效应,正式进入高潮要有一、两年的预备期。我想一个明智的出版家会从泡沫经济中汲取教训,当然,他必须具备谙熟市场心理学的本领。

社,迫切地要发展;人,急切地想致富。出版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,最终会砸了无数出版人辛勤培养起来的市场。我最想对我的出版同行说的一句话是:咱们的任务是开拓市场,而不是抢市场。终究,出版业是要由有文化有头脑的人来经营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